第(2/3)页 “官家什么都清楚。”赵英嘿嘿一笑,他也知道自己唠叨的有些多了。 赵桓语重心长的说道“家天下和国天下不一样,国帑不还就不还了。你看现在金国这从家天下变成国天下,走的多难?咱们就不要往回走了。” 以现在大宋国帑的积蓄,还了这五百贯极为简单,简单意思而已。 但是这账并不是五百贯那么简单。 还有陈留门军民的抚恤、河东路、河北两路的常平仓,大宋内帑垫付的两千万贯,平州城的两千万贯,以及现在津口市舶司的船坞和整个高丽的投资。 这垫出来的五百贯算清楚,这剩下的将近万万贯的钱财就得算清楚。 这就不是一个简单或者中等意思可以解决了。 国帑没这么多钱,每年的税赋都有定数,也都有去向。 赵英才不管这些国家大事,他掌管内帑,这笔坏账死活算不清楚,就是他的职责。 即使赵桓不在乎。 赵英略显有些骄躁的说道“那也总得有个章程呀,就是这貔貅只进不出也给人点福气,就这么不吞不咽算什么事?” 赵桓疑惑的看着赵英,这厮平日里顶多提一句,自己说两句,他就不会再问,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需要一大笔的钱财,所以才会他这么骄躁。 赵桓仔细一想,以现在的内帑规模,就已然明悟,他笑着问道“是不是高丽那边撑不住了?” 高丽,是内帑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占用钱财最多,却没有任何回报的投资项目。 赵英点了点头,叹气的说道“官家明鉴,高丽那边的确是有些入不敷出了。关键是魏承恩那边,又要钱,他要在高丽建立高丽窑,又是个只挣名声不挣钱的事,臣也是有些无奈。” “你跟李太宰和李宫正沟通了吗?高丽的建设工作不是内帑能够负担的。朕当初就跟你说了,高丽那边不是什么优质地方,不值当的投。你非要给朕整个后花园。”赵桓笑着说道。 赵英赶忙解释道“高丽这地方穷是穷了点,但是也是有些矿山,还有一些上田,若是经营得当还是能够盈利的,就是前期所需财帛超出了臣的预期。” 赵桓看着赵英焦虑的样子,这个投资人现在项目亏损都亏红了眼,他笑着说道“这样吧,你让国帑参与进来,收益对半分嘛。” “有钱大家一起赚才是硬道理,光想着独吞,又没那么大的胃。” 赵英略微犹豫的说道“官家,其实有件事一直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