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朕有这个想法。” “其实我大宋自太祖开国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三冗的问题,冗费、冗兵、冗官。时至今日,依旧是我大宋顽疾。” 赵桓说的三冗一积,是大宋改制的深水区。 冗费,大宋养着将近百万的禁军,三百万的厢军,而这些禁军和厢军,多数都被赵桓解甲归田了,这个现象才有了改善。 尤其是赵桓执行的精兵战略和行军打仗的优厚封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贼配军的军卒地位,现在当兵,可不是丘八,而是一个上等的差事,身体稍差,还不见能选得上。 这也是最近国帑不断结余的本质原因。 而冗兵,军队是大宋招纳叛逆、安抚起义民众的工具,这一点就是赵桓都无法解决。 杨幺、范汝为都是大宋起事百姓组成,包括这次的潭州之乱,赵桓也是以安抚和招安为主。 冗官也是大宋顽疾之一,恩荫官和候补官员数量太多,这一点在元丰改制之后,得到了大范围的改善。 主要政策就是不就职没有工资,不干活没有钱,看似一刀切的乱政,却恰好解决的大宋国帑空虚的弊政。 赵桓一直在思考一个好的办法,而张孝纯的营田令,引起了赵桓的思考。 “稍复藩镇之政,朕以为可复大宋之农桑。”赵桓笑着说道。 李纲的脸色阴晴不定,疑惑的看着官家,又看了看赵英,眼神中透着疑问,官家这个歪点子是怎么来的?谁又进了谗言不成? 李纲将自己头上的长翅帽正了一下,义正言辞的说道:“官家,万万不可。此乃夏桀商纣之举。” 霍! 赵桓差点被李纲的夏桀商纣给吓了一跳。 要说昏君,不管是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汉文帝,还是尽献大汉基业的汉献帝,亦或者说是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都没有商纣王、夏桀王昏的政治正确。 这两个词同时出现在赵桓面前,已经表示了李纲对这个政策的坚决反对的态度,不容的任何商量,甚至能整出比干撞柱的死谏来。 自己就是想让军队就食地方!怎么就商纣之举了! 减少中央财政压力,减少运输民力消耗,怎么就成了昏聩的政策了? 在正常的历史线里,岳飞还是营田使,专门负责营田,就是自己种粮,自己补给,每年到朝廷领的仅仅是封赏而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