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葬我于大海-《我是王富贵》


    第(2/3)页

    可是在兴奋之余?    阳明公也注意到,大明朝已经越来越不一样了。

    他早年创立?    这些年不断完善的学问?    未必能真正解决问题。

    ……

    创立一门学说?    比建立一个王朝还要困难多了,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还要自身的品行能力。

    只有一切结合起来,恰到好处,才能真正风行天下。

    把心学放在历史长河来看,正是成化之后,风气开化,弘治以来,商贾繁荣,原来的户籍制度,地域隔阂,士农工商划分……都受到了强烈冲击,传统以约束人们思想为宗旨的理学越来越不合时宜。

    在这个关头,阳明公推陈出新,举起了心学大旗,撕开了腐朽的理学桎梏……人们不必沉醉在虚无缥缈的天理纲常上,而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遵从人欲,关心身边的东西。为善去恶……

    到了这一步,阳明公顺应潮流,自成一家,已经比肩孔孟,堪称当世圣贤。

    而到了晚年的时候,他亲赴兖州讲学,把民本主张,往前推了一大步。如果说在此之前,包括儒家在内,所有的学问,都是以服务帝王为目标,所谓致君尧舜,是站在统治者角度思考问题。

    那么经过了王阳明的讲学,加上之后不断发展,学问研究,已经变成了服务百姓。

    如此惊天剧变,当然不只是阳明公的功劳,相反,王岳做得更多,但是却不可否认,王阳明功在千古!

    如果仅仅是如此,阳明公最多也就是孔孟的程度吧!

    不过就在王岳的抽屉里,还躺着一封阳明公给他的长信,上面写的内容,才是让王岳非常吃惊的。

    “阳明公居然说,说……心学可用则用,能改则改,若是不合时宜,自当舍弃。不必拘泥门户之见,社稷江山,苍生百姓,国富民强,远胜心学万倍,守仁一生功过,更是无足轻重。”

    看完这些内容,朱厚熜嘴巴张得老大。

    以王阳明的心胸,看开福祸荣辱,并不稀奇,就算看淡生死,也在情理之中……唯独这一点让他想不通,阳明公怎么会告诉王岳,可以废掉心学呢?

    这可是他的心血所在,毕生思考总结,凝成一个个文字,好容易传流天下,得到万众敬仰,门徒无数,弟子遍布天下。

    心学之盛,王阳明名气之大,简直让朱厚熜都嫉妒。

    这又是为什么啊?

    “陛下,其实这些年,我跟阳明公就探讨过,心学强调心外无物,后来又偏重民生。但是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工厂遍地,商贾繁荣。阳明公多次跟我讲,现在早已不是士农工商,四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人性之恶,不断放大,若仅仅是从心出发,会出现太多的弊病。而光是百姓日用即道,又太空泛,难以落实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