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严惩不贷-《建造盛唐》
第(3/3)页
袁公瑜千算万算想得到就在自己在任的这几年,会遇上这种百年不遇的天灾?
李元瑷并不反感功利心重的人,这人非圣贤,如周公、诸葛亮这类人终究难遇。当初他麾下的上官仪就是一个聪明过了头,功利心极重的人。
可上官仪再如何自私自利,也有一个底线。袁公瑜用治河经费来粉饰自己的功绩,真是一点脸都不要了。
“来人!收了袁公瑜的刺史大印,将他关押起来。”
李元瑷一想到宿州的灾情人祸大于天灾,恨不得牙痒痒的,若非他只有罢黜任免的权力,没有生杀大权,甚至都有将他脑袋砍下来,告慰宿州百姓的念头。
一番调查下来,李元瑷更是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袁公瑜不只是调用治河经费,还滥用手中权力,随意开关水闸,为了点滴利益,滥用水资源。
一边滥用,一边又不加以维护,不出问题都有鬼了。
最让李元瑷难受的还是,得知袁公瑜给收押,很多宿州百姓为他求情说好话。
在他们看来,袁公瑜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直到李元瑷将袁公瑜所犯之事,公之于众,方才劝退了宿州百姓。
李元瑷将此事修书上报李治,要求严惩袁公瑜。同时还亡羊补牢,提议朝廷设置一个专门负责管理水利工程的机构,专门负责监督维护水利工程。
天灾避免不了,但是人祸尽可能的杜绝。
这水患对于朝廷的威胁太大太大了。
这不来则已,一来就能去了朝廷半条命。
此次水患固然得到了控制,但作为江南东道的第一把手,掌控者大唐最大粮食生产基地的他心底明白,没有两三年的休整,朝廷缓不过来。
正好可以趁此机会稳定一下朝局!
李元瑷心底琢磨着,他已得到通知,此间事了,便回京受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