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饮鸩止渴-《建造盛唐》


    第(1/3)页

    朝廷公文随着州城县乡一节节的下传,很快科举就成为了大唐茶余饭后的谈资。

    科举最缺的就是影响力。

    在五姓七望的特别关照下,在此之前大部分的读书人都觉得科举内幕严重。千里入京,考的不是才学,而是人脉奉承,导致参加科举的人数有限,人才获取自然受到极大影响。

    要知道古代交通可不比后世,未来再远的路飞机几小时,动车一日,哪怕是绿皮也不过三五日功夫。

    可这个时代大部分人赶路多以步行,即便是官道也是厚实的土路,但凡下雨难免泥泞不堪。

    从江南到洛阳、长安,李元瑷乘船日夜兼程都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

    单纯的徒步,至少大半年起步,沿途还会伴随着各种未知的风险。

    面对这种情况,你科举若缺乏影响力,傻子才会万里迢迢的进京赶考。

    近来江南多士子入京赶考,那也是因为李元瑷自身重视科举。他与江南豪绅关系密切,又走了南北大商的关系,从货船上腾出几个位置给上京赶考士人,这才有近年科举多南人的盛况出现。

    不然就以当前科举的影响力,根本不足吸引外地优秀的人才入京赶考。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那一个个参加科考舞弊的名单中,绝大多数都是五姓七望的后起之秀,还有部分即便不属于五姓七望之列,也是赫赫有名的豪门望族,如兰陵萧氏、河东裴氏、京兆韦氏、杜氏等等。

    这一个个在士林中极具影响力的门阀世家都开始参加科举,而且使用了卑劣的手段争取进士头衔,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广告了。

    伴随着如此广告,关于科举的改革也在公告之列,跨时代的科举制度,务求严谨、公正。

    同时,李治也很配合了颁布了全新的官员考核基础。地方官员的考核任务不在仅于维护地方安定,治理民生,州府乡村的文教亦是其中一环。

    一连串的组合拳直接将还未离京的五姓大宗打的晕头转向。

    慌乱中也反应过来了,他们这是给长孙无忌坑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