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超大型的城市综合商业体-《我有亿家店》


    第(1/3)页

    “呵呵,没想到竟然是三沙市千达广场商业体!”

    望着纸张上面的内容,曹兴宇暗自嘀咕了一句,脸上不自觉的浮现出一丝笑容。

    毫无疑问,这很符合他心目中的要求。

    目前系统地图只是全面开放了三沙市,所以也只有三沙市的资产才对他有价值。

    因为从目前来看,除了经营的店铺有固定的商业街要求外,【地产行业】则是并没有局限性,只要在三沙市就行。

    而对于三沙市千达广场那个商业体,曹兴宇自然是耳熟能详,之前在上大学期间,他就去那边逛过了几次,不得不说,那个地方真的很热闹。

    这个商业体坐落在三沙市繁华的河东开元区,北临三沙大道,南邻沙江大道。

    从道路名称上就能看得出来,这两条大道是三沙市的城市主干道。

    不仅如此,商业体还临江,紧靠三沙江坐拥无限江景,能眺望远处河西月山的绝版自然风光,另外还有三沙市一二号线地跌直达,交通极其的便利。

    可以说该商业体的位置极佳,区位优势不言而喻。

    这是三沙市近年来与谢氏接团联手,最新打造出来的新地标之一。

    曹兴宇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个千达广场还是谢氏集团在三沙市唯一的一个项目,后来貌似是谢氏集团出现了债务危机,导致在中部城市很多投资都停滞了。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商业体不单单是只有千达广场。

    而是由千达广场、千达文华酒店、千达国际、千达文轩公馆等等组成。

    简而言之,就是集商业(购物中心)、住宅区、写字楼、高档酒店、娱乐休闲(国际影城/ktv/电玩)为一体。

    占地超过了200亩。

    是个超大型的城市综合商业体。

    其中住宅部分在几年前就早已经售罄。

    提到住宅这方面,还得从谢氏集团早些年的商业模式说起,也就是以‘售’养‘租’。

    谢氏集团的主业是商业地产没错,以出租自持的商业店铺来赚取长久的收益也没错,但这方面有个很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来钱太慢’。

    虽说租金都是季度付、半年付或年付,对一般的投资人来说或许可以接受,这也确实称得上是一门赚钱的生意,但对于谢氏集团来说,这个钱根本就无法支撑他们的扩张。

    通俗易懂的说,收租模式只是长期的一个盈利方向,时间越长,赚的就会越多。

    但想要扩张,单单指望租金肯定是行不通的,必须得寻求其它的能快速回款的项目。

    所以基于此,围绕着千达广场为核心,周边肯定会有配套的大型住宅小区、写字楼等对外出售的物业。

    毕竟地产嘛,只有出售,那才能大笔大笔的回款,赚取惊人的利润。

    同时还能和千达广场相辅相成、互相提高对方的价值。

    想想看,商场周边有住宅,是不是能增加商场的人气?

    而住宅边上有大型商场,又是一个极大的卖点,能让房子卖的更好更快。

    谢氏集团就是很好的抓住了这些要点,才让他们每个楼盘都能在很快的时间内销售一空,比一般的地产项目的销售周期要短很多。

    这其实就是千达广场的第三代模式。

    相较于第一代、第二代那种以单纯的千达广场为主的纯商业模式,第三代更成熟且更具备城市地标的特性。

    当然,千达广场还有第四代,但那已经不叫千达广场了,而是叫千达城,又名千达文化旅游城。

    相较于第三代上百万平方就称得上是超大规模来说,千达城直接在这个基础上翻了几番,至少都是三四百万平方起步。

    这已经不能称之为一个城市商业综合体了,而是一个大型文旅项目!

    只不过第四代并不多,全国都只有十几家。

    真正普及全国的,眼下人们经常看到的、经常挂在嘴边提及到的千达广场,基本上都是属于第三代产品。

    回过头来说,靠着以售养租,把千达广场周边的住宅、写字楼等出售收拢了大半资金后,谢氏集团才得以继续扩张这个模式。

    然后就是源源不断的复制,快速的攻城略地,增加他们手中自持的千达广场的面积,增加重资产。

    这些,就是谢氏集团在之前重资产时代的标准化模式,眼下三沙市的这个千达广场,就是前几年谢氏集团的产物。

    而曹兴宇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之前他研究过一阵子千达广场。

    收回思绪,曹兴宇的目光聚焦到了纸张上面的内容上。

    “5栋千达国际甲级写字楼,地上48层,地下两层,每层4000+平米,合计总建筑面积达101万。”

    “谢氏集团自持其中2栋,还有3栋则是持有其中近50%的面积,另外50%出头的面积已经对外出售。”

    “总计自持67万平方。”

    “目前该写字楼市场价1.2万一平,综合打包折扣价按1万一平出售,估价67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