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抱匾拜访-《姜家匾额》


    第(1/3)页

    冯昌明听到贺玲不结巴将上下款直接顺溜念完,不由诧然。

    冯昌明:“庠字你也认识?”

    贺玲点了点头:“虽然书本里已经没有再出现过这个字,但我哥以前却教过我。唐代时期,武则天称帝之后,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添加了殿试。而到了清代时期,文人出人头地的方式就是通过学习八股文,考取功名,锦衣还乡。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的考试级别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参加通过童试的才子为童生。通过院试的才子则为秀才。清代时期的学校称之为庠,其学生就成为庠生。”

    贺玲抬头发现冯昌明看自己的目光竟生出一丝欣赏。

    贺玲面带骄傲地顺了顺自己的刘海:“冯老师不用这么惊讶,其实我也算是肚子里有货的。”

    冯昌明随即摇头:“非也。肚子里有货的不是你,而是你哥。”

    贺玲顺刘海的动作一僵,却没想过反驳冯昌明。

    贺玲赞同地点头:“你说得没错。我哥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但肚子里的知识却如大海般广博。”

    冯昌明:“那你哥和我比怎么样?”

    贺玲突然显得为难起来。

    贺玲默了默:“如果论专业度的话,我哥的确不及你。但如果论知识面的宽度,也许……冯老师会输给我哥。”

    冯昌明眼底划过一抹好奇。

    冯昌明:“这样说起来,我对你哥越来越好奇了。”

    冯昌明转而看向眼前的匾额:“这匾额,50块钱。你带回去吧,如果你哥要收就收,不收的话你再给我拿回来。”

    贺玲瞪大眼睛:“冯老师,你是在敲诈吗?这匾额能值50块钱?还有……你这匾额到底是哪儿来的。”

    冯昌明:“这可是道光三十年的匾额,应该是我祖上的。所以这种有收藏价值的匾额卖你哥50块钱,算是便宜你哥了。你看看匾额上的匾文清清楚楚,除了轻微风化脱漆之外,没有别的毛病。你不要的话,等再过10,20年,随着通货膨胀,我至少可以卖5千。”

    冯昌明老爱忽悠她,也不知道他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猜出贺玲的顾忌,冯昌明又说:“这不是让你先把匾额扛回去,让你哥先看吗。要是你哥觉得满意,你再拿50块钱回来给我就行。”

    贺玲指了指了自己:“这匾额至少也有50斤重,我能扛得动吗?”

    冯昌明上下打量着贺玲纤细的身板:“是有些困难。要不这样,我帮你扛回家,但你得包我车费,还要留我在你家吃晚饭。”

    要不是看在冯昌明还要给她开小灶,帮助她拿奖学金的份上,“厚颜无耻”四个字就伴着口水一并落在冯昌明的脸上。

    眼前的匾额她搬起来着实吃力。

    贺玲想了想最后还是同意了冯昌明的提议。

    贺玲:“那你扛着匾,跟我一起去坐公交吧。”

    今天的晚饭算是有着落了。

    冯昌明欣然同意。

    冯昌明:“那行。你等我把门先锁好。”

    贺玲看向冯昌明锁门的背影,又看向被放在地面上的匾额。

    她默了默忍不住问:“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你真打算就这么卖了?”

    冯昌明:“这不是好事吗?”

    贺玲不解:“这……这怎么就成了好事了?”

    冯昌明按照他的逻辑解释说:“你想想看,这匾额放在我这里就当一块桌板扔着。说不定今后就起霉腐烂开裂。如果卖给你哥的话,我不仅能拿到50块钱,并且这匾额被存放在博物馆里,就像是祖宗一样被供起来。今后我要是想这块祖宗了,我还能去博物馆里看看他。这样双赢的买卖,哪里不好。”

    听冯昌明这样一分析,贺玲虽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却又赞同冯昌明的逻辑思维。

    这样的话,这块匾额也不会委屈成为一块桌板,反而能够在博物馆里得到更好的修缮与保护。

    贺玲:“既然这样的话,那你跟我回家吧。”

    冯昌明:“行。”

    贺玲没走出几步路,又下意识觉得刚才她和冯昌明之间的对话听上去哪里乖乖的。

    贺云看了一眼家里矮钟上的时间。

    贺玲一般会在5点40左右回家,现在快五点半,之前中午做好的饭菜可以再热热。

    欧小琴中午没吃饭,贺云也就跟着欧小琴一起饿。

    滴水未沾,颗米未进。

    香菇炖鸡汤,干烧鲫鱼,红烧鸭,还有鱼香肉丝,以及炒青菜。每道菜都是菜香浓郁。

    贺玲还没走到家门口,就闻到了饭菜香。

    贺玲指着前面的房子说:“冯老师,前面就是我家。”

    冯昌明:“这房子看上去挺破旧的。”

    贺玲无语地抽了抽嘴角。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