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吃-《大西洋之王》


    第(3/3)页

    叶先生一辈子嗓子都非常棒,始终高亢嘹亮、气力充沛,在台上嗓子基本上没有出现过毛病。

    上台前真吃饭的,还有张俊秋先生,他的“戏前饭”可一点不寒酸,鸡鸭鱼肉该怎么吃就怎么吃。

    他常对他的弟子们说:

    “咱们唱戏干的是力气活,不吃饱了怎么干活呀?”

    今天这桌宴席,黎耀阳特地从纽约华埠叫来一位淮扬菜大厨。

    为什么选淮扬菜,除掉这是梅先生的家乡菜外,还因为淮扬菜讲究原汁原味,尚清淡,这对他的嗓子有利。

    为了把戏演好,梅先生对自己的生活向来非常检点,从不马虎,他不吃辣和其他有刺激性的东西,不吃内脏、红烧肉等油腻太重的食物,油腻太重容易生痰。

    梅先生在丑国依然保留了家里的习惯,因为晚上要演出,所以习惯睡得很迟,第二天总是到十一点钟才起床,沏沏茶,抽抽香烟,早饭是不吃的。

    十二点半与家属、琴师、鼓师等同桌吃午饭。

    他从不点菜,厨师做什么他就吃什么,也从不说哪个菜咸了,哪个菜不好吃,也不让人家这么说。

    他说,人家师傅烧菜已经够辛苦的了,再说他烧得不好,这对不起人家。

    你爱吃就多吃一点,不爱吃就少吃或干脆不吃,别说好说歹的。

    他每餐必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席,以表示对琴师、鼓师等人的尊敬。

    每餐完毕,他又必跑到厨房里来,握着厨师的手关心人家吃过没有,吃些什么菜。

    梅先生在家习惯十一、二人一桌,一般都是六菜一汤,外加两道点心和两小碟酱菜。

    不论便餐还是请客,他都不用冷盘,但两碟子酱菜(八宝菜、酱莴笋、酱黄瓜等)却是压桌菜,非要不可。

    没有它们,哪怕是酒席,他也认为是不完全的。

    这固然是他的习惯和爱好,但也有调剂口味的作用,吃多了油腻或软熟的东西,夹上两筷子脆嫩而又鲜咸的酱菜,的确感到特别爽口,另有一番风味。

    梅先生吃过午饭,虽然离起床不久,但还是要再睡一会儿,这是为了晚上演出而养精蓄锐。

    到下午三点多钟起来,跟大家一起吃上二两如家常饼、小笼包、甜包、甜糕之类的点心,不吃饭就准备上戏院演出了。

    上戏前他是从来不吃饱的,饱了身段不灵活,嗓子也唱不上去。

    不论演出前或演出后,他还禁食冷饮。

    直到演完戏回来,他才放胆吃晚饭,这已是下半夜了,十一、二人一桌,还是六菜一汤,加两道点心、两小碟酱菜。

    尽管他从不点菜,也从不说好说歹,厨师却更用心揣摸他的口味,把菜做得味道清淡,色彩淡雅,刀工细巧,从不上大鱼大肉,也不上全鸡全鸭。

    而做些象绿豆芽炒鸡丝、奶油莴笋,木须肉、锅贴火腿,生煎鲳鱼、炒明虾片、牛肉汤之类的菜给他吃。

    这些都是他下筷比较多的,也是他爱吃的。

    而这番建议都是黎耀阳请来的大厨跟梅兰私厨了解到的,并且在烹制今天宴会菜肴时,参考了很多私厨的意见。

    总的来说,这餐宴会让所有人都觉得满意,包括梅先生本人。

    宴会之后,他亲切的拉着黎耀阳的手表示感谢,能在家乡万里之外吃到这么正宗且美味的家乡菜,对梅先生来说是一种慰藉。

    而这次宴会结束之后,也意味着梅先生要结束此次访美之旅。

    第二天一早他将乘坐火车离开纽约,原路返回国内。

    临走之前,他将一幅画作送给黎耀阳,是他亲手所画,不敢说呕心沥血,至少也是用了心思的。

    除了画,梅先生又留下一幅字,黎耀阳将其挂在书房,而二人的合影就在这幅字下面,证明二人的友谊。

    这一别,下回再见面就不知道是何年了。

    黎耀阳跟他约定好书信往来,但这年头,一封信件漂洋过海,鬼知道会经历什么,时间不定、日期不定,能不能安全送达也不一定,二人能否能否保持联系,全靠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