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发展基建(二)-《大西洋之王》
第(3/3)页
这其中,涌现出了也许是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邮差”——本杰明·富兰克林。
对于这个名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第一印象:
在雷雨天放风筝的疯狂科学家;
建立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育家;
参与了《独立宣言》起草的丑国国父,常驻法国的外交家,指点了托马斯·潘恩的思想家,印在100美元纸币上的那个老头等等。
反正都是这一位富兰克林,他年轻时的职业,就和波士顿邮路紧密相关。
富兰克林和波士顿邮路有不解之缘,他出生的那所房子,就是位于波士顿邮路边的。
从他一生的贡献来看,他在邮政系统工作的这段经历并不算出彩,然而正是因为他当邮政局长时取得的成就,波士顿邮路在丑国历史上的作用被提升了一个档次。
在富兰克林之前,虽然邮政系统在波士顿邮路的沿线已经有不错的发展,但它的前景并不乐观。
由于长途投送信件的成本较高,邮差和马匹在沿线的吃住都会产生不小的费用,因此邮政系统的收费也很高。
在17世纪末,一封从波士顿寄往不足100公里外的普罗维登斯的书信,就要收费6便士,这对当时殖民地的普通百姓来说,是不低的价格。
作为对比的是:寄回欧洲的信件只需要2便士!
另外,负责交钱的是收件人而不是寄信人。
这样就会出现信寄到了,收件人却付不起钱,或者抵赖不交钱的情况,邮局的赤字越来越高,雇员减少,服务也越来越差。
于是,使用邮政系统的人也越来越少,这样就导致了成本越来越高,陷入了恶性循环。
富兰克林改变了这一切,拯救了新英格兰的邮政系统,也拯救了波士顿邮路。
1753年,富兰克林被任命为邮政局长。
上任之后,他就去波士顿邮路沿途视察。
他发现,沿途邮局的分布十分不均匀。
比如,从纽约到纽黑文这一百多公里的区域,以及从沃伦到莱斯特这几十公里的地段,人口不少,却连一个邮局也没有。
他又发现,北线的信件比南线更容易延误,因为大多数邮差更愿意走沿海岸线前进的南线,而不愿意走上下坡更多的北线。
于是,富兰克林在邮政系统内发起了改革。
他淘汰了懒惰和不称职的邮差,节省了开支,然后用省下的钱在邮路的沿途新增了许多邮局,让邮政服务能惠及更多的人口。
他重新制定了价目表,把价格变动的距离区间更加细化,距离较近的信件寄送的收费被明显降低。
如此一来,愿意使用邮政系统的人也就多了起来。
信件一多,平均成本就得到了降低,那么长距离寄送的收费也就相应地降了下来,吸引更多人使用邮局,形成了良性循环。
同时,他发明了邮件根据收件人姓名和地址而进行分类的系统,也就是后来美国邮编的雏形,此举大大提高了邮政系统的效率。
为了进一步增加邮政系统的收入,他开设了送信上门的服务。
顾客只要多加半便士钱,就能在家门口取信,而不用去邮局。他还推出了夜路传送服务,把从纽约到波士顿的寄送时间从两周左右减少到了四天,形成了最初的“快递”业务。
而富兰克林还带来了两项更为重要的改革——里程碑和报纸。
长距离的旅途,难免会有意外。遇到意外的旅客或邮差,会拜托同路的人去下一个城镇求援。
但同路的人经常很难说清发生意外的具体的地点,这样一来,就会出现无谓的耽误时间和经济损失。
富兰克林想出了一招,他在波士顿邮路的路旁,每过一英里,就设置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距离波士顿xx英里”的字样。
于是人们就能更准确地给自己定位,不仅方便了救援,而且也方便了行人对自己旅程的规划。
里程碑就这样出现了,后来被运用到了美国大大小小的公路上。长途旅行的人更多了,沿途的经济也相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此,新英格兰成为北美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