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最后一幕-《大西洋之王》


    第(2/3)页

    不过有一点鲁伊特却猜对了,英国人确实打算夺取这些军舰,无论德国人和法国人是否同意。

    而英国人这边,皇家海军已经得知德国方面要有“两天”的时间进行“体面的准备”。

    《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最后期限推迟到6月23日19点。

    自以为肉已经烂在锅里的英国人信心满满,只等着接收胜利的果实。

    而且,“保护”公海舰队的第一战列舰中队原计划就要于6月21日利用良好的天气出海,进行鱼雷攻击的演习。

    因此,无论斯卡帕湾内的德国水兵是否同意,英国人都将在和约签字生效后接管这些战舰,如果德国水兵拒绝,那么就武力夺取。

    1919年6月21日早上9点,在斯卡帕湾内驻守、监视德国公海舰队的英国皇家海军第一战列舰分队驶出了港口,准备在外海进行操练。

    11点20分,冯·罗伊特少将在旗舰“埃姆登”号巡洋舰上下达命令,公海舰队收到了预定的信号——“第十一节,确认”。

    后来,有人称这场行动为‘彩虹,但剧组经过考证发现不是这样,至少目前还没发现类似‘彩虹’的代号。

    事实上彩虹行动是二战战败后,德国海军的自沉行动代号。

    “第十一节”是德国人喝啤酒时常用的俚语,意为开瓶畅饮,这便是对全体舰队发出准备自沉的信号。

    所有德国战舰上的水兵立刻开始行动,他们在战舰的桅杆上升起了先前英国人禁止悬挂的德国海军军旗,打开了通海阀和进水阀,舷窗和水密门也被松开。

    水兵们还在一些军舰的水密舱上凿开了大洞,凿沉行动一旦启动,凡是能够使军舰大量进水的各种措施都被德国水兵采用。

    在一片悲壮的气氛中,排水量2.4万吨的“腓特烈大帝”号战列舰第一个沉没,它在中午12点16分在湾内倾覆。

    12:56,阿尔伯特国王号战列舰沉没;

    13:10,毛奇号沉没;

    13:15,威廉王储号、“皇帝”号、“利奥波德摄政王”号三艘战列舰几乎同时沉没…其余军舰也一艘艘相继没入水中。

    此时,在斯卡帕湾的英国海军只有三艘驱逐舰和一些拖船,根本无力阻止德国人的自沉行动,意识到大事不妙的英国人,一边拍发紧急电报,呼唤港外的第一战列舰队归航;

    一边试图用武力手段,阻止德国人继续摧毁自己的军舰。

    共有9名德军水手和军官被英国人开枪击毙,但是这依然没有阻止他们的自沉行为。

    到了下午17时,最后一艘德国战列巡洋舰“兴登堡”号沉入海底。

    大多数停泊在斯卡帕湾内的德军战舰已经倾覆沉没,没有完全沉没的战舰也纷纷坐沉在礁石上,煊赫一时的公海舰队灰飞烟灭。

    公海舰队一共有10艘战列舰、5艘战列巡洋舰、5艘巡洋舰、32艘驱逐舰沉没在斯卡帕湾,其余还漂浮在海面的军舰被英国人拖到浅水区或搁浅。

    这些军舰被分给了各国海军,由于打捞费用太高,这些沉没的军舰都一直长眠在斯卡帕湾的海底。

    直到1930年代,当地居民抱怨沉船影响导航,才有7艘战列舰、5艘战列巡洋舰、大部分驱逐舰舰被打捞起来。

    这些打捞起来的战舰要么被当做靶船击沉,或者送至拆船厂拆毁。

    不过,包括国王号战列舰在内的数艘德国主力舰由于沉没深度过深而尚未被打捞,他们的残骸直至后世依然横躺在斯卡帕湾的海底中,并且成为了潜水爱好者的圣地。

    当获悉德军公海舰队在斯卡帕湾自沉的消息之后,英国海军上将罗斯林·威姆斯偷偷地告诉旁人他的想法:

    “我真为此感到庆幸,这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些战舰的分配问题。”

    而著名的德国海军上将舍尔则持另外一种想法:

    “我对此感到高兴,投降的污点已经从德国舰队头上抹去,公海舰队的沉没表明舰队精神并没有消亡,在战争最后的时刻公海舰队的这种行为弘扬了德国海军自身的光荣传统。”

    这一幕也是整部电影的最后一场戏,黎耀阳在现场盯着拍完,没有等最后杀青仪式便悄然离开。

    他还是没明白海军部的想法,为什么屡次要求他改剧本。

    这个问题只有塞西尔能够给出答案。

    本来他不想说,但架不住黎耀阳磨他,无奈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