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八章:辅政人选-《唐朝最佳闲王》


    第(3/3)页

    按理说东宫人选最合适的就是李承光的同窗,他们足够熟悉,李承光也知道谁的品性怎么样,这样在辅以其他的人,一个东宫的整体架构就出来了。

    时间还有,如果后面觉得不合适,人还可以再换。

    但问题在于,李承光的同窗都是小屁孩,一个个的还不过十岁,让一堆孩子去东宫玩过家家吗?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东宫的属官,年龄不能太大,因为按照现在这个情况,李承光登基的话,少说还要等二十年以上,如果现在去个四十岁的,等到登基的时候,他在不在还是一回事呢。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二十来岁,等到登基的时候刚好四五十岁,年纪什么的刚刚好,即便直接进入内阁,也不会显得太过仓促。

    年龄并不能代表什么,但这种事情,年龄还是很重要的。

    “属官不急,日后可以让承光自己去选,大臣的话……”李元吉有些犹豫不定,这个问题他很早就想过,也选了几个人出来,但问题还是那个问题,他们不可能全程跟着,只能兼任。

    “朕打算让李靖,魏徵,马周三人辅佐。”

    “这倒是可以!”房玄龄点了点头。

    当李元吉说出这三个名字以后,房玄龄就知道了李元吉的意思。

    本来是两个人就可以了,这是文武分家以后的必然性,太子不仅要懂政,还要懂兵,以前文武不分家,去一个精明的大臣就可以了,现在不行了,术业有专攻,一文一武去辅佐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他们不是去教太子怎么玩帝王心术,怎么打仗的。

    这些根本不用教,文官教执政,武官教军事。

    执政就不用说了,这些年李承光一直都在学习,这个军事,指的是站在国家层面,如果需要发动一场战争的话,需要怎么去考虑,需要怎么去应对,站在一个中立者的角度去考虑,这场战争到底要不要打,值不值得打?

    能否合理的做出一场战争的决定,这是很重要的,至于仗怎么打,那是前线将军的问题,跟皇帝没什么关系,总不能去御驾亲征吧?就算御驾亲征,皇帝也是起个振奋士气的作用,又不会亲自上阵杀敌,不会亲自去指挥作战。

    但是派魏徵这个谏臣过去,这就比较有意思了。

    魏徵的吹风机在李元吉这里并没有起到什么太大的效果,或许是不忍看到魏徵就这么消沉下去,所以李元吉给他找了个能够施展他抱负的地方。

    相比较于李元吉而言,去训一下李承光还是比较不错的,首先,李承光没有李元吉的那种气势,他做事也不会考虑的那么周全,总而言之,对于魏徵来说,就是有机可乘,能够扩大他名声的好去处。

    而对于李承光来说,这三个人过去,也是好事一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