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包括辎重在内的,许许多多的物资,也整齐的码在地面上。 这场面,看上去壮观无比。 这正是龙国力量的实质。 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伟大能力! 而这一切,都是为陆云的这次计划所准备的。 潘立山赞叹的说着: “上面对于这次任务的支持,史无前例。” “如果我们能够将可控核聚变这个能源进行量产……” “那么很多概念当中的武器、设备,乃至于是民用科技,都可以迅速落实了。” 潘立山一边看着舷窗之外,一边畅想着未来。 而陆云的表情却是相当凝重。 当这次任务开始之前,本来陆云是自信满满的。 可是此时此刻,却仍然不免有些紧张。 因为这次是提前执行任务,而且是科技侧的任务。 在没有可控核聚变图纸的情况下,一切就只能依靠现有的条件去进一步实现。 而其中最关键的,是时间。 毕竟,现在距离可控核聚变预言验证,只剩下了最后的四十天。 而且在这段时间里,还有一个ufo事件需要陆云着手操作。 还有登月…… 这毫无疑问都需要时间。 而眼下,是时间线尽头,陆云是没办法通过刷新时间线的方式去进行技术积累的。 别说是技术积累,就连研制可控核聚变的研究设施,建设时间也都不只有四十五天。 即便是想要通过像是大陆架振荡实验的那种方式,回到过去,通过刷新时间线进行技术积累,也是困难重重。 不但想要开启研究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要考虑那时候龙国的科技水准问题,甚至还有资金问题。 此前也说过,核物理的研究不比量子物理。 不单单是需要绝对的稳定,而且也不能光有理论基础。 再加上这种近乎于是碰运气一般的研究,在没有任务物品的情况下,陆云没办法保证一定可以在2023年12月30日那一天完成。 所以…… 想要完成可控核聚变,在没有任务物品的条件下,近乎是一个死局。 但是在来自外星文明的威胁之下,在地球即将迎来大灾的前提下…… 陆云又必须要找到迅速破局的方案。 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个大胆无比的想法,也就应运而生。 既然本时间线上没办法进行操作,那就去平行时间线! 这样,不单单是可以解决无法刷新的问题,同时也不用担心完成时间! 在平行时间线上完成的可控核聚变,和本时间线上没有关系! 像是人工问题,像是资金问题,在平行时间线之内,也都可以得到解决! 本时间线上的资金没办法保证支持,那就一千条平行时间线来同时进行实验研发! 陆云在几天前,就已经用小白鼠做了实验。 这确定了这次一千条平行时间线共同研发的可行性。 而这一次,陆云要让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龙国特色,进一步发扬光大! 此时…… 飞机正在向临时跑道降落,高度正在飞快下降。 陆云此刻深吸了一口气,开始捋顺这次计划的重要难点,务必要做到心中有数。 “第一,时间问题。” “三十年时间会出现的问题太多。” 虽然陆云说给那些教授和研究人员们的数字是四十年,但是实际上,他自己心中所预计的刷新时间,是以三十年为基础的。 毕竟,行百里者半九十。 最后的十年才是最煎熬的。 “第二,各个平行位面的配合问题……” “模块化的研发分区,就是为这个服务的。” “既然这次是要让一千个平行位面同时进行研发,那即便是将不同的平行时间线的人限制在了某个模块之中,也一定要互通有无,才能确保效率最高。” “使用不记名文件库的形式进行数据分享,也有可能会出现问题。” “人数过多的情况下……一旦出现了问题,那会导致情况变得极其难以预测。” 接着,就是这一次任务里的重中之重。 其他的所有,陆云都已经考虑到过,而且也都想过了解决方案。 但是接下来的这个问题,却是完全的未知。 “第三,就是我自己身上的问题……” 这么想着,陆云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即便已经是筑基期修士……” “我能否承受的住那种负荷?” wap. /130/130203/30366067.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