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时乔这时说道:“但其实,有一类人是可以避免这一弊病的,那就是翰林清流!” “所以,还不如将铨叙制恢复到以前,只让翰林才可入阁,毕竟按原制,翰林一生只待在京师,所接触的人少,也好为朝廷把控,这样一旦为阁臣,自不用担心其有勾结于外的嫌疑。” “以前只让翰林清流当国,是因为之前国朝治国只需依照典章旧礼礼制即可,而翰林清流无疑最熟悉这些,故只要让国家因循守旧,翰林清流即便不知地方也能胜任,甚至比起于州部者更精通当如何恪守礼制。” “但现在,国朝是新礼治国,但新礼还未彻底成熟,还未完全成典。” “毕竟新礼是要适于宇内全球的,而非只中国!所以,需要让新礼成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新典,这样一来,只靠翰林清流自然不能行,得有熟悉海外地方教化情况的官僚执政方知如何完善新礼。” 王锡爵这时说了起来,且道:“故而,我是不赞成回到以前的!眼下只能按照王阁老所提之议来。” 杨时乔听后深呼吸了一口气,而对王锡爵作揖说: “既如此,为避免与元辅冲突,使元辅不能施展执政之才,在下也只好向陛下请辞!” 王锡爵并未挽留,只向杨时乔拱手作揖回了一礼。 而接下来,杨时乔就直起身,扶住腰带,往外而去。 沈一贯这时也站出来说:“我没去过海外,实在也不适合将来留在侍御司,也请辞!” 说着,沈一贯也转身而走。 “哼!又是一个只想告老还乡过清闲日子的。” “一个个嘴上都说要治国平天下,结果一到要得罪人时,就当起了缩头乌龟,明面上反对,实际上不过是想早点回去含饴弄孙,过太平日子而已。” “毕竟现在天下极盛,做官还不如做民舒服,又都得到了高位,自然不用在朝廷上为国为民而操劳了。” 阁臣陈于陛这时忍不住吐槽起来。 陈于陛这么一说,正要站出来的内阁学士李廷机等几个一起来这里的文官也不得不退了回来,没敢再好意思说要辞官离开。 “值此国泰民安之时,朕尚且想偷懒做一闲散帝王,他们自然也不能免俗。” “但天下总得有人要做事,以后干脆这样,把致仕后给发的禄金设一个年龄,按照本朝如今官员平均致仕年龄来计,朕记得是六旬左右,那就定为凡是不到花甲之年便致仕的,就暂不发禄金,要到花甲之年才开始发。” “非是朝廷缺这个钱,而是因为有致仕者为国为民做的事不够久,既如此,就不应该过早只受朝廷荣养,而不为国为民操劳到足够年岁。” 朱翊钧很快就从陈于陛的章奏里知道了这事,且因此下了一道新旨。 “陛下圣明!” “虽说朝廷现在不缺钱,但也不能更愿意为国奉献的寒了心。” 王锡爵这时笑着附和了一句。 李成梁这时则说道:“说起为国奉献的事,陛下,以愚臣之见,愿为国奉献之心最赤诚的,莫如天下将士们,毕竟他们是要为国付出性命的,故是否应该设限不那么严格,可以提前荣退,而有禄金。” 朱翊钧颔首:“这是自然,军中官校除外。” “陛下隆恩,天下将士当更加感恩不尽。” 李成梁笑着回了一句,又道:“另外,臣还有一事要奏,眼下银元劵购买力有所下降,天下将士们的军饷实际上减少了,如此下去,恐不利于军心,故臣认为当适当提高军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