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正因为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大明迅速实现了复兴,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之下,支撑起一个前无古人的大航海事业!” “恂如,你听明白了吗?” 朱高煦看向了一旁的周忱,后者当即点了点头。 “陛下,臣明白了。” “现如今我大明也是在做同样的事情,通过在江南一带开办工厂,兴办工商业,扩大瓷器、丝绸、茶叶等大明国货的生产,借助如今的远洋贸易,拉动我大明国内的经济发展!” 经过这么多年的治政经验,加上朱高煦的悉心培养,周忱这位南京户部尚书,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周忱了。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周忱,比之户部尚书夏元吉,还要优秀不少,原因就在于时代的局限性! 户部尚书夏元吉是大明王朝土生土长的财税专家,从洪武朝作为户部主事时,夏元吉就开始协助管理大明帝国这个堪称庞大的财政实体,被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亲口称赞“曹务丛胜,处之悉有条理”。 加上夏原吉本身就能力出众,很快就熟悉了大明王朝的财政运转模式,所以他对于大明钱粮一事,无疑最具有发言权。 这样的帝国精英官僚,无疑是具备丰富的财政管理与实践经验的。 而后永乐年间发生的各项大政,也都足以证明,夏元吉就是这么一个顶尖的国士。 永乐皇帝一生文治武功,编纂《永乐大典》,营建北京帝都并且迁都,疏浚南北大运河,派遣郑和下西洋,御驾亲征六飞五渡…… 这哪一项国策不得耗费无数的钱粮,耗费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 随便从这些国策里面拎出来一项,放到其他朝代去,只怕某位帝王都要穷极一生才有可能完成! 但是永乐皇帝偏偏就做到了,而且还玩在永乐一朝就完成了这些大项目! 为什么? 因为永乐皇帝背后站着一个夏元吉啊! 如果不是夏元吉一直在为永乐朝廷统筹钱粮,只怕大明王朝早就分崩离析轰然崩塌了,永乐皇帝也会成为“隋炀帝第二”,落得个“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骂名! 夏元吉之才,无愧国士之名。 但是问题在于,夏元吉终究是老了,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思想固化难以接受新理念,所以朱高煦很难将他所知道的那些经济知识传授给夏元吉,人家也根本不会听他的。 所以朱高煦选择了一个全新的目标,那就是周忱周恂如! 事实证明,年轻的周恂如,远比老迈的夏元吉更优秀,至少在接受新思想这一方面,他要优秀得多。 “恂如你说的不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