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1/3)页

    把功劳记在徐景昌头上,徐辉祖自然是没有意见,甚至还挺欣慰的。别看徐景昌没有实际指挥,但是整个方案是他提供的,而且朵颜三卫的情况,也是锦衣卫侦查到的,事实证明,消息极为准确。

    光凭这两点,徐景昌就是首功一件。

    朱能也没有什么意见,反正他都是世袭罔替的国公,还贪图些没用的功劳干什么?还不如换点实际的利益。

    比如当下,朱能就觉得不对劲儿。

    “魏国公,曹国公,咱们在一条船上,北平闹成了这样子,到底是怎么收场?这里面许多卫所的千户、百户,都是我的旧部,算是老朋友了,定国公那边屠刀高举,杀了一波又一波,血染了永定河,难不成要把我们都给弄死,好给你们让地方?”

    徐辉祖和李景隆互相看了看,还是徐辉祖道:“成国公,你应该知道,我奉命出京,裁撤应天府周围的卫所……咱们说实话,真的已经不堪用了。别说拉出来打仗,就连当地的土匪山贼都对付不了。一个千户所,找不到一百个人,好些世袭的将官日子过得很不好,也有人沦为地方的豪强一霸,为所欲为,祸害袍泽兄弟,种种恶行,简直让人难以启齿。”

    朱能绷着脸道:“这事我也清楚,只是没想到会这样!陛下不是说了,要裁撤卫所,还要办武学,应天正在做这些事情。”

    徐辉祖点头,“没错,成国公,你看九边等地的卫所,又能如何?”

    这下子朱能不干了,他圆瞪双目,气冲冲道:“魏国公,咱说话可要讲良心,九边的军户远比中原强多了,要抗击鞑虏,还离不开他们……伱要是想把九边的卫所也都给裁撤了,我绝不答应。”

    “不是这个意思。”徐辉祖道:“成立武学,为了让这些武学出来的人,能有用武之地,重整禁军也势在必行……现有的三大营禁军,肯定还要扩编,最少要到三十万以上。”

    “三十万?”朱能大惊,“怎么会这么多?”

    李景隆突然插了一句,“就凭着咱们陛下的脾气,这点人马只怕还不够呢!”

    这下子算把真正紧要的事情说出来了……朱棣有心开疆拓土,增加兵力是必须的。

    他安排周是修北上,清查逃亡军户,整顿军屯田亩,就是想摸摸九边的状况,看看有多少合格的将士,他想抽调精壮,充实神机和三千营。

    只是周是修的死,还有接下来的事情,大家伙已经看清楚了,想要恢复军户,并且选拔精锐……这条路不能说不行,但也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烂泥扶不上墙了。

    这时候结合裁撤中原卫所,成立武学,也就出现了另一套方案。

    那就是从九边卫所,也抽调一批人进入武学。

    “这倒是好事啊!那为什么要大动干戈,杀那么多人?”朱能抱怨道:“死的人里面,都有我的部下,还有我的远房亲戚……说实话,我是真看在定国公的面子上,不然我早就不干了。”

    李景隆好笑道:“你幸亏没干,不然这回就把你也办了!”

    朱能瞪圆了眼珠子,“你什么意思?”

    李景隆大笑道:“你怎么比我还憨啊!这事情多明显啊!九边不出事,陛下怎么调整军制?不严惩一批罪人,清除奸邪之徒,整顿军规,又怎么挑选出可靠的人选?你可要清楚了,能进入武学的,他们必然会挂上天子门生的招牌,到时候可就跟魏国公的大公子一样了。”

    徐钦!

    徐探花!

    朱能瞬间打了个激灵,但很快又摇头了,“俺家那小子太笨了,不是那块料啊!”

    徐辉祖道:“成国公,我想过了,以后将官要从武学出,士卒要从天下征召,这也符合朝堂的定论。而起看样子,也断然不许歧视武人,说什么好男不当兵这些屁话,也会销声匿迹。”

    徐辉祖十分感叹,“我到现在,才算明白,为什么要推翻儒家的天命,要重新论述大统……你们想想,如果说天命所归,就没有咱们什么事了,咱们的父辈出生入死,也都成了老天爷的功劳。可是现在重新论述大统,正统来自百姓,来自驱逐胡虏,而驱逐胡虏自然是将士浴血奋战的功劳。今天的太平日子是将士打出来的,试问谁敢轻视武人?就算有,也会被群起而攻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