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第 67 章 拆-《大明第一国师》
第(2/3)页
……
当听到有人想要闹事儿的消息,冼如星并未觉得太惊讶。从古至今,拆迁都不是项容易的工作。记下了领头的那些人的名字,冼如星打算跟他们逐一谈,虽然不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不过她有信心达成大部分百姓的心愿。
事实上,在听到杨一清提起修建外城的消息之时,冼如星还微略有些讶异,不过仔细一想,这确实是个解决办法。
首先扩建外城比较省钱,如今的北京城外还有许多元大都时期留下的土城遗址,倘若充分利用这些,朝廷可以省出一大笔开支。
其次京城如今的布局其实已经不太适应现实了,当年朱棣迁都此处,除了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更是从防御蒙古的角度出发。所以当时城建主要考虑的是巩固皇权和军事需要,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北京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有必要向市民社会的转变。如今的内外城加在一起百万人口,着实是拥挤了些,城里脏成那样,其实也跟管理起来也有难度有关系。
最后还是国防,北京城对于北边的蒙古来说,能守的险并不多,很容易被人一鼓作气拿下,到时候虽然能闭城不出,但外城还有这么多百姓又不能不管。
所以这个城市一定要修建的,不过在此之前,冼如星还是得先整顿一下能管的。
她与杨一清商量后,借由对方之口向朝廷上书,请求在京城各条街道修建免费公厕,由政府出钱维护,另外还要再雇一帮人及时清扫街上粪便淤泥,禁止百姓们随便扔垃圾,派专人监督。
最开始当然也有许多人不同意,毕竟这一套下来也要花不少钱。
但杨一清当场就算了一笔账,倘若不这样做,那么每天清理沟渠的钱要比这多得多,更别提还有脏污容易使人患病这些麻烦。
如此一来,质疑之声就小了许多,毕竟这也只是件小事,城里干净一点大家都享福。
嘉靖同意了,于是不过几周,城里的茅厕就多了起来。当然了,即使这样人的习惯也很难改变,不过现在锦衣卫在城中到处抓,谁也不敢惹这帮朝廷鹰犬,只能乖乖听话。
时间一久,百姓们也都发现周围的环境稍微好些了,遂开始逐渐自发维护起来。
有了这个在前面打底,之后再提出想要扩建北京城便容易多了。
冼如星不方便露面,只写了计划书,主要发言的依旧是杨一清,他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修外城,朝廷不光不用花钱,闹不好还有进项!
按照冼如星所设计的,外城总长计七十里,南北各筑十八里,东西各筑十七里,设城门十一座、敌台一百七十六座,建好之后,整个京城呈“回”字形。城墙道路皆用上水泥,修好后北京城不说固若金汤防御度也能提升好几个档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