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允熞微微愣了愣,不明白为何杨士奇会有这样的判断。 蒋瓛笑问道:“何出此言?” 杨士奇看了看四周,见店家已然自顾自的忙活去了,旁边桌上的客人也已离开,再无外人偷听,方低声道:“此事也不难分析。当今太孙虽年仅七岁,却是绝世天才,文韬武略,无所不精。” “落笔有神,用兵如仙,朝政国事,无有不通。常作出人意料之举,却令人拍案叫绝,以他年龄,说是生而知之的神仙,亦不为过。” “加征商税之事,乃是太孙提出来的。据我所知,当时太孙就已经提了要设监察机构之事,此奏还刊在邸报上,明发全国。” “可时至今日,加征商税之事已在全国推行,监察机构却迟迟未设。” “个中情由未明,我推断这背后必定有什么隐情。” 隐情就是我将这事忘了。 朱允熞在心中暗暗嘀咕了一句。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 无论是加征商税还是设置监察机构,都是他提出来的。 此后,他便都没有再过问。 毕竟,他的事情多着呢。 具体的细节,哪里会管得那么宽。 可如今看来,征税的事做了,监察机构却未设立,也无人向他禀报此事。 朝廷官员无数,自有人去做。 难道还真有什么隐情不成? 自己莫不是灯下黑? 杨士奇又道:“陛下出城休养,国事悉数委于太孙殿下,在一些无知之人眼中,太孙已大权独揽,可越是越这样,此间越是凶险。” 蒋瓛听到这里,忽然有点后悔问话了。 涉及太孙和陛下关系的事,哪里是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应该过问的呢。 何况太孙就在旁边听着。 但此时也无退路,只能硬着头皮问下去,道:“凶险在何处呢?” “自古储君最不好做,兄台亦是明白人,其中道理,就不须我多言了。” “若陛下在皇宫,太孙殿下监国理政,便只须踏踏实实的办事,将国事做好了即可。” “可陛下去阳山休养,那太孙殿下能做的,就只有明哲保身。多做多错,无为而治,才是明智之选。” “如若不然,当年汉武巫蛊祸事,恐在我朝再度上演了。” 巫蛊祸事,指的是汉武帝出城休养,太子刘据监国理城,其后汉武帝杀刘据的事。 “太孙殿下也深知此事,故而才会放手不为。” “只可惜了朝政大局,好在总归不过几年时间,待太孙登临大位,一切便将迎来转变。” 蒋瓛声音变冷,道:“当今陛下对太孙宠爱无比,岂可用汉武举例,你适才所言,未免太过于武断。妄言人心,非是读书人之语。” 若不是朱允熞以眼色阻止,蒋瓛恐怕立时就要将这胡说八道,挑拔陛下与太孙关系的奸贼拿下了。 此时强忍怒意,语气不免冰冷。 杨士奇也察觉他语气不对,但此时正在兴头上,说到隐秘之事,不免情绪稍有激动,便没有多想,仍接着道:“我知道陛下对太孙万般宠幸,可架不住朝中总有奸诈小人,挑拔是非。” “如今太孙和陛下分居两地,若是有人挑事,无论陛下信与不信,总归是要查的,那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太孙岂有不防之理?” 朱允熞愕然。 杨士奇这番话,倒是十分在理。 以前老朱在皇宫,两人随时可以见面,有什么误会,也马上就能解释清楚。 如今老朱去了外面,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蒋瓛不想问下去,半天不出言,他干脆自己开口问道:“那依公子之见,那些人会如何挑事呢?” 第(1/3)页